客戶服務熱線
15128769799在金屬塑性加工過程中,正向加載引起的塑性應變強化導致金屬材料在隨后的反向加載過程中呈現(xiàn)塑性應變軟化(屈服極限降低)的現(xiàn)象。這一現(xiàn)象是德國工程師包辛格(J.Bauschinger)于1886年在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實驗中發(fā)現(xiàn)的。當將金屬材料先拉伸到塑性變形階段后卸載至零,再反向加載,即進行壓縮變形時,材料的壓縮屈服極限(σs)比原始態(tài)(即未經(jīng)預先拉伸塑性變形而直接進行壓縮)的屈服極限(σs)明顯要低(指絕對值)。若先進行壓縮使材料發(fā)生塑性變形,卸載至零后再拉伸時,材料的拉伸屈服極限同樣是降低的。在金屬單晶體材料中不出現(xiàn)包辛格效應,所以一般認為,它是由多晶體材料晶界間的殘余應力引起的。
在以往的工業(yè)生產(chǎn)中,設計時考慮到包辛格效應對螺旋鋼管屈服強度的影響,都采用把鋼板強度提高1-2等級,但這種做法值得商考。首先,在工程設計中,對鋼管強度已考慮了一定的裕量,制管時再給增加一定的裕量,將造成很大的技術浪費。同時由于板材級別的提高而使材料的費用增加。其次,鋼管在實際應用中的強度甚至比鋼板的強度還高,這是由于制管過程中的形變強化和水壓試驗時的擴徑作用所致。包辛格效應(Bauschinger Effect):金屬材料經(jīng)過預先加載產(chǎn)生少量塑性變形(殘余應變?yōu)?%~2%),卸載后再同向加載,規(guī)定殘余應力(彈性極限或屈服強度)增加;反向加載,規(guī)定殘余應力降低(特別是彈性極限在反向加載時幾乎降低到零)的現(xiàn)象,稱為包申格效應。
本文版權歸 滄州銘添管道有限公司 所有;本文共被查閱 1494 次。
當前頁面鏈接:http://cp236.cn/baike/504.html
未經(jīng)授權,禁止任何站點鏡像、采集、或復制本站內(nèi)容,違者通過法律途徑維權到底!
期待與您的合作,歡迎給我們留言或直接撥打:15128769799
留下您的信息,我們將第一時間和您取的聯(lián)系!
掃碼添加微信好友